一撇一捺见功底,一词一句蕴匠心
小学部1至6年级在期末
以“文心致远,百词竞雄”为主题
开展硬笔书法比赛
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风气
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能力
书法是汇贤学校常规课程
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硬笔书法
国学班每周四节课
软笔书法根据每位学生情况逐步增加
书写教育遵循
规范奠基→美感启蒙→个性表达
的客观规律
低年级重在
建立正确书写习惯与空间秩序感
中年级着力于
笔画质感与结构韵律的熏陶
高年级则鼓励在
深厚功底上探索风格意趣
六年级
笔法娴熟,自出新意
六年级学生的书写技法娴熟,笔画变化丰富多样,能够灵活运用结构规则,并融入个人风格。在布局上,对字距、行距的把握精准,使通篇作品气韵生动,节奏感强烈,体现出书法功底。部分优秀作品已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,不仅书写规范,还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审美追求,为低年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。
笔画:笔法娴熟,小笔画能体现出手筋
结构:灵活运用结构规则,自出新意
占格:字距行距精妙,宽博大气
行气:通篇气韵生动,节奏感强
靠体:有个人风格,体现书法功底
六年级一二三等奖合影
五年级
意境探求,风格蕴育
五年级一二三等奖合影
五年级学生的书写作品呈现出较高的水准。书写过程中提按动作明显,线条流畅且富有力量感,结构严谨重心稳固,无展论现是单个汉字,还是整幅作品,都展现出协调统一的风格。在章法布局上,能够合理安排留白,使作品看起来疏密得当、张弛有度,开始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。但仍有个别学生在细节处理上不够精细,影响作品整体质量。
笔画:提按明显,线条如锥画沙。
结构:细碎部件组合能轻松驾驭。
占格:在格中能随体曲折且布白疏朗
行气:行气贯通,字势连贯。
靠体:整体风格统一,有古法、有帖感
四年级
从形到势,韵律初显
四年级一二三等奖合影
四年级学生在书写规范性上进一步提升。笔画书写节奏分明,起收笔利落干脆,疏密规律把握准确,部件穿插合理,使汉字结构更加紧凑美观。整页书写时,字的大小统一,布局整齐有序,段落书写规范,行间间距均匀。不过,少数学生在追求书写速度时,行气的连贯性稍显不足,个别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不够紧密。
笔画:节奏分明,起收笔利落。
结构:遵循疏密规律,穿插合理。
占格:整页字大小统一布局整齐。
行气:段落整齐,行间间距均匀。
靠体:字形能欹中求正。
三年级
美感觉醒,书写连贯
三年级一二三等奖合影
三年级学生的书写开始向书法美感进阶。书写时能有意识地表现出笔画的粗细变化,转折处自然流畅,对于复杂结构的汉字能够较好地把握比例协调。学生善于利用格子辅助线,使字的重心保持平稳。在书写连贯性上,字与字之间初步有了呼应关系,但部分学生在书写速度加快时,会出现笔画质感不达标的情况。
笔画:有提按变化,使转熟练。
结构:字形宽扁得体,包框类能处理的围而不堵。
占格:能控制在六分格且点画表达清晰。
行气:字与字有呼应,书写连贯。
靠体:字有动态平衡之感
二年级
规范为本,意识萌发
二年级一二三等奖合影
二年级学生在书写技能上有明显提升。大部分学生已掌握顿笔技巧,复杂笔画的书写正确率也大幅提高,部件之间紧凑且不松散。在占格方面,大部分学生能保证字的大小一致,笔画位置准确。但在整篇书写时,行与行之间的对齐还不够精准,个别学生还会存在字间距忽大忽小的问题,需要继续打磨。
笔画:有顿笔意识,复杂笔画能使转明白。
结构:笔画多的字能排叠避就,部件紧凑不松散。
占格:大小一致,首笔位置精准。
行气:字与字中宫对齐,字间距统一。
靠体:字有静态平衡之感。
笔画:提按明显,线条如锥画沙。
结构:细碎部件组合能轻松驾驭。
占格:在格中能随体曲折且布白疏朗。
行气:行气贯通,字势连贯。
靠体:整体风格统一,有古法、有帖感。
一年级
根基初筑,基本技能
一年级一二三等奖合影
一年级学生整体展现出对汉字书写的初步认知与积极尝试。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基础笔画,做到横平竖直。然而,在书写细节上仍存在不足,例如部分学生对田字格的利用不够充分,字的大小控制不稳定,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,且在一行书写中,字的排列容易出现歪斜,字间距也不够均匀。
笔画:写对基本笔画,横平竖直。
结构:字能摆整齐,端正不歪。
占格: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超格。
行气:字间距均匀,不忽大忽小。
靠体:不多笔画不少笔画,笔画造型特点能书写清楚。
以字育人、以文化人
笔法娴熟,自出新意
本次硬笔书法大赛,精选了各年级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出。这不仅是对同学们一学期硬笔学习成果的生动呈现,更像一面清晰的“成长镜”——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直观看到自己在书法学习中的阶段定位。
既能从优秀作品中发现值得借鉴的亮点,明确自身与榜样的差距;也能对照展出作品的不同风格与水准,找准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。
学校的四位书法老师亲手写了文创作品,作为奖励给书写优秀的同学,以资鼓励!
书法老师们亲手写的作品
这场赛事与展览,让书法学习变成可参照、可对比、可进阶的具体路径。它既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,更让同学们在清晰的认知中,带着目标与动力,在笔墨精进的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行。
座机:010-6171-2869
辛老师:18311031963(同微信) 牛老师:13552136950(同微信)学校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展思门路17号 汇贤雅国学馆: http://www.hxygx.com
版权信息 2025 北京市昌平区汇贤学校 京ICP备19012960号-1